7月31日下午,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地球57天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乘组与记者见面会。这是神舟十五号乘组返回后,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
见面会上,有关专家介绍了神舟十五号乘组返回后的恢复情况及后续打算:乘组飞行正常返回后恢复期主要分为隔离恢复阶段、疗养恢复阶段、恢复观察阶段三个阶段实施。截至目前,乘组已完成前两个阶段工作。从整体来看,航天员身心状态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已全面转入恢复观察阶段。待完成恢复健康评估总结后,3名航天员将转入正常训练工作。
在轨期间,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珍贵的历史瞬间。见面会上,他们介绍了自己“太空出差”的情况和感悟,表达了作为中国航天员由衷的自豪和骄傲。
【资料图】
“圆梦不是奋斗的终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两度飞天并担任指令长的费俊龙表示,两次任务虽有所不同,但永远不变的是他们为祖国出征太空的初心使命,永不停歇的备战训练和逐梦九天的赤胆忠心。“不管何时飞天,不管几次飞天,我们都时刻准备着再次为国出征!”
作为迄今为止平均年龄最大的飞行乘组,神舟十五号乘组被网友们亲切称为“圆梦乘组”。谈及“圆梦”,航天员邓清明坚守25年的奋斗历程令人为之动容。在现场,邓清明用“25”这个数字表达了他的心情:“我们乘组从问天阁抵达报告出征的地点,正好是25米。”邓清明动情地说,25年的坚守,25米的征途,鞭策并鼓励他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重托,圆满完成了任务。
在现场,邓清明与大家分享了一组难忘的数据——乘组在轨飞行了188天,进行了4次出舱活动,完成了15个科学实验机柜的安装测试,开展了涵盖科学与应用、航天医学等领域40余项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他激动地表示:“这一组组数字,彰显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发展,凝结着无数航天人不懈追梦的心血与汗水,是祖国和人民托举我们飞天。我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圆梦不是奋斗的终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面对新的征程,邓清明表示,将紧紧拥抱这个美好的新时代,始终保持本色、坚持奋斗,及时调整好心态,随时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希望有机会再上太空。
“眼有星辰大海,胸怀赤胆忠心”
航天员张陆在太空拍摄了大量精美的照片,大多是关于祖国和家乡的画面。回想那一次次在中国空间站的舷窗边眺望祖国、眺望家乡,他感慨万千地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情怀,承载着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对家乡的深厚眷念,更是对国家的绝对忠诚。”
“第一次出舱,当面对无边无际的太空时,我思绪万千,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然之神奇、宇宙之浩瀚。”从最初的激动、兴奋、好奇,到后来从容不迫、信心十足,4次出舱让张陆对事业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眼有星辰大海,胸怀赤胆忠心”。
“得益于地面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我们乘组之间的默契配合,更加得益于长期以来的扎实训练,我们顺利完成了4次出舱任务。”作为执行出舱任务次数最多的乘组,费俊龙表示,“4次出舱是我们这次任务的亮点,也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亮点。它是今天的纪录,更是明天的起点,我们相信后续的乘组会创造更多更新的纪录。”
“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稳更远”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四号乘组与神舟十五号乘组首次实现在轨轮换,成功“太空会师”,这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首次,也让神舟十五号乘组感受到了亲如家人般的情谊。“神舟十四号乘组的队友们为了欢迎我们,专门设计了有趣的见面礼。这些温馨的创意,让我们的太空出差充满了暖心的画面与记忆。”张陆笑着说,“神舟十四号乘组传递给我们的这份关爱,我们也传递给了神舟十六号乘组。这份浓浓的情谊,是生死相托的相互信任,也是航天精神的接续传承。”
在现场,光明日报记者向邓清明提了个问题——作为我国最后一位飞上太空的首批现役航天员,是什么激励着您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们奉命出征,乘坐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中国梦带来航天梦,航天梦助力中国梦。”邓清明的眼里闪烁着光芒,他坚定地说,“中国梦、航天梦、我的梦,同心筑梦、并肩追梦、携手圆梦。正是一个个梦想的叠加,描绘出新时代最为壮阔的图景,也激励着我几十年如一日地执着追梦。”
梦想如期而至,星辰大海征途漫漫。中国载人航天经过30多年的厚重沉淀,跑出了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加速度。当提及我国载人登月任务时,指令长费俊龙充满期待地表示,要为中国人早日登上月球继续努力,“我相信,在新的征程上,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一定会迈得更稳更远”。
(本报北京7月31日电 本报记者 章文 本报通讯员 占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