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与恶的距离。
(资料图片)
作者:仗义姐
广受关注的人大毕业生泄露学生信息一事,在人大报警之后,警方通报来了:嫌疑人马某某(男,25岁,该校毕业生)涉嫌非法获取该校部分学生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目前已被海淀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警方表示,高度重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对于相关违法犯罪,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海淀公安分局通报。
掌握技术的人一旦走偏,就成了作恶。从已曝光的信息来看,马某某在校时也算得上成绩优秀,拿过国家奖学金,毕业后又进入知名公司工作。他有无数种途径来施展自己的才华,却偏偏选择了既低级趣味又违法犯罪的一种:盗取多届学生数据制作颜值打分网站,受害者的照片、学号、籍贯、生日、所在院系等个人信息全被曝光。
综合来看,马某某或已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刑法规定,这两种犯罪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值得注意的是,马某某曾在社交平台谈及网站,称是完成了一件“大二就想做的坏事”。明知是“坏事”而为之,这已不是单纯的贪图刺激。他践踏他人的权利,更漠视法律的权威,以为将所作所为保持在小圈子内不曝光便可逃脱法律的制裁。这不禁让人担心,一旦这种侥幸成为习惯,他也许会走向更大的恶。
不可否认的是,全球互联网起于“野蛮生长”,在“黑客文化”中,破坏规则、潜入禁区更是风靡一时。然而,草莽时代早已结束,我们今天所处的,是一个规则明确、隐私至上、科技向善的时代。
以Facemash起家、曾经风头无两的“科技新贵”扎克伯格,2018年以来已数度接受美国国会质询,原因之一便是没有守护好8700万名用户的隐私和数据。而在国内,某大厂创始人因为“算法没有价值观”的发言深夜道歉,另一大厂创始人则因一句“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便利”被全网声讨。这些例子足以说明,不管是何种“技术大牛”,心中没有法律和道德的准绳,即便一时站上高峰,也迟早会摔入谷底。手持科技利刃,更要警惕与恶的距离。
事件回顾:
7月1日,网传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马某某搭建了一个给全校同学颜值打分的网站,所用学生信息系非法入侵学校系统取得。3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招生办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被泄露信息的是2014到2020年的学生,后续校方将配合警方进一步协助调查,依法起诉,“让违法犯罪之人受到应有惩处”。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苏 睿